安穩處事
安穩,就是沉穩、平穩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安穩。
《史記》中說,“順,不妄喜;逆,不惶餒;安,不奢逸;危,不驚懼;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這句話可謂“安穩處事”的最佳注腳。
在身處順境的時候,不會妄自尊大、沾沾自喜,這就可以做到看透得失,明憂樂之義;身處逆境的時候,也不會妄自菲薄、惶惶終日,這就說明內心能保持中正之義、心態平淡;在安樂的環境下,不貪圖享受,這就說明這個人有進取之心,明取舍之道;在身處危險的環境下,不驚慌害怕,這可以說明這個人自信坦然,鎮定自若。
在順境不妄喜,在逆境不自卑,在安逸中不沉淪,在險境中不驚恐。無論面對怎樣的人生,都能用平穩的姿態安然度過。這樣的人,何愁不為別人所尊敬與信任?
涵容待人
涵容,就是包涵、包容的意思。涵容,是待人的第一要義。
《論語》中說,“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對待自己多一些要求,對待別人少一分苛責,這才是君子的為人處事之道。唐代陳子昂《座右銘》一詩中有“秦穆飲盜馬,楚客報絕纓”的句子,講的就是秦穆公原諒盜取自己名馬的村民,楚莊王原諒了酒后對自己妃子失態的大臣。后來都因此而得到了福報。
涵容不是懦弱,而是明明有能力去報復別人的過錯,卻偏偏選擇了寬容。真正的能者不是能力的強大,而是明明有強大的能力,卻不矜功自伐、待人刻薄。這是一種更高的修養與境界。
謙退保身
懂得謙退之道的人,雖然在一開始可能會因為不善于表現自己而不能早早顯揚,但只要時刻留心,總有一天會厚積薄發而受到賞識?!兑捉洝妨呢?,只有謙卦,六爻皆吉。一個懂得謙退的人,無論做什么,都會無往而不利。
懂得謙退也是保全自身的方法。過分張揚的人容易引起別人的記恨,為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周易》中也說,“負且乘,致寇至”,人在年輕的時候容易自恃其才,但其實并沒有足夠的經驗與經歷來對抗別人的嫉恨與外界的誘惑。往往容易招致災禍或者迷失自己。人在還沒有足夠的能力時太過張揚,結局大多是害了自己。反而不如懂得謙退,多學習、少招禍,在別人不注意的時候默默成長,長成凌云之木時,別人已經是可望而不可即了。
灑脫養心
什么是灑脫?孔子有幾個詞闡釋了這一要義:“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些話就是告誡人們不要用心過度,不要固執自我,不要壓抑志氣,不要在事情還沒有發生之時就悄悄不安,或在事情已經過去還念念不忘,這樣做都會傷及心氣,使神明耗散。而灑脫,正是通過減少這些內心的紛擾,使得心志得以修養,培養出一種不憂不懼、不執不計的心態。只有具有了這樣的心態,才能使我們在面對遇到利害時,有操守;遇到喜怒時,有度量;遇到紛華時,有存養;遇到震驚時,有鎮定。保持一顆樂觀灑脫、樂天之命的心態,才能不為他人所累,真正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