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朋友傷心難過或掉淚時,我們通常會感到坐立難安:應該幫忙嗎?能幫什么忙?怎樣幫忙才有效?要幫到什么樣的程度?而當朋友痛哭無語時,該如何最有效地撫平他的苦痛與焦慮?“心病”還要“心藥”醫,還是讓我們來聽聽心理咨詢師的建議吧!
例子A:自小一帆風順的俞碰到了人生的悲劇:已經要談婚論嫁的女友突患急病,沒幾天就離開了人間。他簡直沒有辦法去面對這一切,但同時,他又很好強,不想影響手頭發展很好的工作前景。終于,他在老朋友蕾面前哭了,搞得不善于安慰人的蕾倒手足無措了。
轉移注意力
一般人遇到挫折,會有兩種反應:一種人會采取壓抑的方式,他會把所有的不如意壓抑在潛意識中,自己想辦法消化。從心理健康角度來講,這是一種不健康的方式。如果積壓太久,可能會慢慢形成一種神經癥,或者是更嚴重的疾病。面對這種朋友,可以通過轉移他的興趣愛好來打開話匣,介入其中,這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如果他喜歡唱歌跳舞的話,可以一起去泡吧;如果喜歡文學藝術,可以通過看書、看碟,轉移他的注意力。另外,一些戶外運動對身心也有好處。總之,你要懂得轉移他的注意力。
聽比說更重要
另外一種人則愿意傾訴,作為朋友,你就要選合適的時間地點,慢慢創造機會讓他傾訴。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傾聽不是簡單的沉默。傾聽首先要做到的是忘我,在講話的過程中,要完全拋開自己的思想,將自己的想法意圖全部擱置一邊,用真誠的態度全身心投入,無條件提供幫助。這樣,被安慰者才會對你產生信任,感覺溫暖。而且談話的過程中,盡量不要插話,一定要讓他將情緒全都宣泄出來。
一般安慰者容易在傾聽的過程中產生共鳴或抗拒時,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其實這是一種很不合適的做法,被安慰者有時候僅需要安慰者當他們的“共鳴箱”,且能不厭其煩地供其反復使用。另外,對于被安慰者所講的內容,全部要用支持性的話語。默認他說的全部是對的,錯的地方也要不加理會。傾聽過程中,如他主動問到,你可以講自己的經歷。當然,一定要簡短。而且你所講內容一定要比他的境遇更差的,“我曾經……也慢慢過來了。”你如果能成功地讓他說上兩個小時,那就基本沒事了。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