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20xx年全球最適宜創業的國家”排行榜,愛爾蘭排名全球第七,歐洲第一。很多人開始將這個人口只有460萬的小國當作是“歐洲硅谷”。什么造就了歐洲第一創業之國?
愛爾蘭成為備受國內外公司青睞的投資天堂
本月,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華為完成了在愛爾蘭的首筆收購,買下了Amartus公司旗下的電子通信網絡管理業務,以此打入愛爾蘭電信市場。而早在20xx年初,華為就在愛爾蘭設立了研發中心。
事實上,包括中興、騰訊、聯想等在內的科技巨頭也早已進駐愛爾蘭。優惠的稅收政策,相似的法律體系,高素質的勞動力等因素使愛爾蘭成為中國投資者眼中理想的海外投資目的地。
當然,愛爾蘭也備受其他國家投資者的青睞。據愛爾蘭美國商會最新發布的《20xx年愛爾蘭-美國經濟關系報告》顯示,愛爾蘭不僅成為美國對外直接投資頭號目的地,還成為美國企業在海外最賺錢的投資地。
那么,這個曾經是歐洲最貧窮國家之一的愛爾蘭,是如何一步步“翻身”的?
20xx年,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花納稅人的錢進行緊急財政援助,以確保銀行業有充足資金提供貸款;實行嚴厲的緊縮政策,嚴格控制公共財政支出;同時政府也加大了創新的投入。愛爾蘭經濟在政府長期一致性的背景下奇跡般復蘇了。
愛爾蘭經濟已持續兩年實現穩步增長。20xx年,評級機構標普公司發布愛爾蘭經濟評估稱,鑒于就業市場的持續好轉,愛爾蘭國內失業率或將在未來兩年內降低到10%以下。
今年一季度,愛爾蘭銀行收到3.4萬份商業銀行信貸申請,比去年同期高出18%,且通過率與去年保持一致;與此同時,普華永道報告稱,愛爾蘭企業CEO都信心滿滿,八成企業高管對企業發展保持樂觀態度,大部分都想增加員工數量,進一步拓展市場。
是什么推動著愛爾蘭的創業熱潮?
兩年前,《福布斯》雜志將愛爾蘭評為全球最適宜經商的國家;去年,Oracle Capital Group公布“20xx年全球最適宜創業的國家”排行榜,愛爾蘭排名全球第七,歐洲第一。很多人開始將這個人口只有460萬的小國當作是“歐洲硅谷”。那么,究竟是什么推動著愛爾蘭一片欣欣向榮的創業熱潮?
1)愛爾蘭政府實施低稅率政策,且這項政策保持長期一致性和確定性。
愛爾蘭的企業所得稅稅率長期保持12.5%,而在美國,這一稅率要超過30%;此外,愛爾蘭政府一直落實著一項名為“雙層愛爾蘭”的稅制,即允許跨國公司將其主要市場的利潤經由愛爾蘭轉到稅率很低的國家。
這項稅務漏洞吸引著全球各地的公司前來避稅,這也引發了美國和歐盟的強烈反對。愛爾蘭政府去年底宣布會廢除這項稅制,但不會即刻執行,已采用“雙層愛爾蘭”稅制的國家可等到20xx之后再執行新規。
更關鍵的是,即便是在國際輿論對愛爾蘭稅率政策頗有微詞或經濟不景氣時,愛爾蘭政府仍然實施對企業的利好政策,始終開綠燈而不是紅燈,這種長期穩定性的政策大幅度提升了投資人的信心。因為投資人相信這個市場的未來是確定的,無需擔心意外情況的發生。
2)專門成立一個“局”,支持全民創業
愛爾蘭政府認為,大批初創公司的崛起能增加就業機遇,帶動出口,從而促進整體經濟的發展。所以政府成立愛爾蘭企業局,扶持高潛力增長的公司。這支有著超700人次的團隊目前已在三十多國設立分支機構。
愛爾蘭企業局在高校召開青年創業大賽,還管理著一筆專門針對海內外優秀初創公司的創投基金。同時,今年還增加了A輪和B輪的投資基金,推動愛爾蘭企業實現規模化。
3)教育和跨國公司催生高素質人才
早在六、七十年代,愛爾蘭政府就開始實施免費義務制教育;到了九十年代,愛爾蘭勞動力素質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微軟、谷歌、Facebook、Twitter、PayPal等科技巨頭都將其總部設在都柏林,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養高端技能人才。
在愛爾蘭這個小國,30歲以下的人口占了總人口的一半。愛爾蘭創業者普遍年輕化,他們靈活、開放、包容、且具備全球化視野,因為他們明白,本土市場小,如不進軍全球市場,就會變得無足輕重。
當然,上述三點是愛爾蘭創新創業崛起的關鍵,但也別忽視其他一系列的因素,比如愛爾蘭是歐洲唯一一個母語是英語的國家,美國企業借愛爾蘭拓展歐洲市場,同時,蓬勃興起的孵化器、加速器、研發中心等都是愛爾蘭創業生態體系發展的源泉。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