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用打工的心態決策,老板不要做員工的事情。員工用老板的心態打工,員工不要想老板的事情。
中國目前的職業化程度較低,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例子,清潔工經常想著老板比他多賺多少錢,保姆經常想當女主人。雖然這聽起來是個笑話,實際生活中還真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職業化,就是首先要將自己的工作當成一份職業,拿人家多少錢,就應該做多少工作。
職業化就是要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職業,然后才有可能忠于自己的事業,才可能忠于公司的事業。
這還不行,對于中國人,還要強調以上四句話。
老板用打工的心態決策
有人會問,老板怎么也要職業化,職業化不是指打工的嗎?我說錯了,老板,什么是老板?中國企業的老板基本上就等同于股東加職業經理人,他們自己一方面是股東,一方面又是職業經理人,所以他們也是職業化的對象。
老板在做決策時候,要多從打工者的角度思考,這樣可以使老板的決策不會太隨意,在老板的潛意識里,公司的錢都是自己的,怎么花都無所謂。如果從打工者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老板就會想,這個錢是公司的,是暫時借給我用的,我該怎樣決策才能讓這筆錢發揮最大的效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可以彌補決策時的隨意性和不科學性。
老板不要做員工的事情
如果是純粹的股東身份,那老板就要做好股東的份內工作,年終對董事會的提案進行表決就行了,不要整天干涉管理層的工作;既要用人家,又不相信人家,很容易造成股東和管理人員的矛盾的,誰也做不好本職工作。
員工用老板的心態打工
如果你是職業經理人,那就更要做好經理人所要承擔的工作,不應該做的事千萬不要做,多從老板的角度考慮,多為老板著想,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現在中國企業很關注職業經理人的道德問題,在出現“創維事件”后,管理界將職業經理人的職業道德提升到一個很高的位置。下面這首打油詩可作為與老板相處的絕招:
老板肯定沒有錯,如果老板有錯,那肯定還是我的錯,如果老板還有錯,請參考前面兩條。
員工不要想老板的事情
員工要時刻提醒自己的崗位要求,不要總是想老板比自己多賺多少錢,活干的少但拿的卻比自己多。中國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很嚴重,看不得別人比自己拿的錢多,以前國有企業的工人都這樣想,為什么老總可以拿比自己多好幾倍的工資,大家都是主人翁,只不過是崗位不同而已,待遇不能有太大的區別。因此企業老總一般都要做到廠務公開,說明自己一年能掙多少工資,如果不然,員工肯定要猜疑。就算是現在,很多國有企業還是這樣,領導層與員工的差距很小,他們不敢多拿,以示自己公正。其實這是錯的,不同崗位對企業的貢獻是不一樣的,一般的工人怎么能夠和老總比呢?他對企業的貢獻和你對企業的貢獻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兩個崗位拿差不多的待遇才是最大的不公平。不信,讓員工去坐坐老板的位子試試!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