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職場人遭遇了TA們的中年危機:公司花8000月薪就能請來一個任勞任怨還聰明的職場小鮮肉,為什么還要花幾萬月薪聘請我這個要求準點下班還被各種家庭瑣事羈絆的職場老油條?中年以后,為什么還沒有進入管理層?
想要理清這些問題,你就要區分你的工作屬于日常性工作還是創新性工作。
日常性工作是崗位職責明確要求的工作內容,例如財務工作崗位職責里的賬務處理、申報納稅等工作,這是衡量職場人崗位適應性的重要標志。
而創新性工作則不在崗位職責明確要求里,它反映的恰恰是職場人的可塑性,而這項工作才是人才選拔的基本要求。
顯而易見的是,能夠承擔更多創新性工作的人更容易升職加薪,走向管理層。到底什么是創新性工作呢?我們僅以財務工作為例,將創新性工作做了如下細分。
1.從無到有
例如,一名財務人員到了一家從來不做預算也沒有財務分析的公司,但這名財務人員能把這些工作推動起來,實現“從無到有”,這恰恰能彰顯這名財務人員的價值。
因此你不難理解,在很多管理基礎薄弱的公司,不乏這些勇于創新的人才,TA們能把很多工作從無到有地推進,幫助公司逐步建立管理體制。
如果你是老板,你是否會認為這類人的價值遠比那些只會聽命做事的人更高呢?
2.發現薄弱環節進行改進
例如前文中的財務人員在推進預算工作時發現,公司內控制度極不完善,存在大量的浪費現象。于是TA將這些現象進行整理并找出原因所在,制定出補充條款進一步規范工作,大大改善了之前的浪費現象。
這時候,你給公司帶來了價值,反過來你的身價就得以體現出來了。
3.制定新的制度流程
在很多工作推進過程中,有很多問題是之前沒有考慮到的。如果有人對這些問題進行梳理,總結出內在規律,并提煉出系統可行的解決方法,這絕對是一個實踐上的新高度。
而同時,如果這個人又具有縝密的邏輯思維和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能將這些撰寫成新的制度,無疑,他具備很強的不可替代性。
4.工作經驗的總結輸出
我曾經在之前的文章中舉過一個費用會計的例子。在很多人看來,審核費用是最基礎的工作,但是真正用心把工作做到位的人少之又少。
例如,審核費用中都需要注意什么?哪些環節最容易出問題?如何鑒別發票的真偽等等?
如果你能對這些問題進行總結提煉,做成不錯的培訓課程,用于培訓公司各部門的報銷人員,你在公司的聲望及地位自然就會提升——你既可以培訓新員工,又可以告訴老業務員如何正確報銷費用。
5.協助業務部門改進工作
任何一個崗位,如果不融入業務,它所提供的價值將會大打折扣。譬如,一名合格的財務人員應該通過對數據的整理分析,發現業務環節中的問題并協助業務部門一起解決,這才是最容易獲得認可的舉動。
如果TA只是停留在悶頭做賬階段,一副與世隔絕般的自得其樂,TA的職業道路自然會越走越窄。
綜上所述,一個人想要在職場中獲得不可替代的位置,不僅要做好日常性工作,更要多在創新性工作上下功夫。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