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長跑運動員,不會總是保持一種長跑節奏。因為,在不斷的長跑實踐中,他肯定會發現自己在長跑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適時改進,這樣才能在比賽中跑出理想的成績。
當今社會,人和人之間的競爭在加劇,實力和能力的打拼變得越發激烈。找一份滿意的工作不容易,想要“站住腳”更難。所以,要時刻追求進步,懂得自我反省,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讓自己成為更有能力的員工。
夏朝時期,一個叛亂的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兒子伯啟去抵抗,結果,伯啟被打敗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氣,要求繼續進攻,但是伯啟說:“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卻被他打敗了,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帶兵方法不如他。從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過來才是。”
從此以后,伯啟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吃粗茶淡飯,悉心照顧百姓,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過了一年,有扈氏知道后,不僅不敢再來侵犯,反而主動歸順了。
由此可見,懂得自我反省,能夠時時讓自己進步的人,內心是強大的,這樣的人是最不容易失敗的。長跑運動員為什么能在漫長的時間里依然堅持艱苦訓練?就是因為他們擁有堅強的意志,擁有適時改進自己的態度。同樣,在職場中,能夠不斷進步、懂得改正的員工,才能成為職場長跑中的佼佼者。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被稱為美國歷史上最聰明的總統。他的智商據稱有182,是另一位美國前總統小布什的兩倍。就是這樣一位天資頗高的總統,仍然沒有忘記從歷史的“鏡子”中學習經驗,自我反省,改進自己。1996年,他接受一家雜志的邀請,列出了自己正在讀的12本書,其中有三本是美國前總統林肯、羅斯福和杰克遜的傳記。
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被稱為美國歷史上最有學問的總統。這位總統的學問從哪里獲得的?相當一部分仍然是從上世紀30年代解決美國經濟大蕭條的羅斯福總統的行為中學習的。
奧巴馬曾說,他分別讀了美國歷史學家史密斯所寫的《富蘭克林.羅斯福》,以及新聞記者艾爾特所寫的《決定性瞬間:羅斯福的一百天和希望的勝利》。這兩本書,一本是講述羅斯福一生的傳記,另一本則描述了羅斯福執政的前一百天所經歷的事情。
大人物尚且如此,我們生活在職場中的蕓蕓眾生更應該懂得時時進步,提升自己,讓自己在職場中獲得更好的地位和財富。
但是,在職場工作時間長了,我們常常因為習慣而忘記改進自己。我們總會惰于改進自己,認為現在能夠勝任這份工作,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了,何必給自己添麻煩,還要費心費力改進呢?其實,正如南宋僧人曾做一偈所說的那樣:“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長時間不去改進,我們的心靈難免會沾染上塵埃,如果不能經常自我反省,很容易使原來潔凈的心靈受到污染和蒙蔽。你不進步,別人在進步,如此下去,你必定會被后來的奔跑者所趕超。
所以,我們不能懈怠,應該心懷一份對工作的熱情和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把工作做好,讓自己不斷進步。因而,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改善工作效率低的狀況
如果發現自己的工作效率低,就應該動腦思考,哪里出現了問題,嘗試著進行一些改進。要是你打算進行長跑,明明知道自己跑得不快,還不思改進的話,那不是坐等別人超過自己嗎?
2.活到老,學到老
我們必須承認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會受到很多客觀條件的限制,所以,當現實和理想的差距過大時,我們有必要適時調整目標,或者選擇去充電,提高自身的能力,為實現目標做準備。記住:學無止境。
3.檢查自己是否每天都有收獲
尋找自己每天有進步的地方,不斷地肯定自己,讓自己逐漸自信,變得心情愉快起來,這對我們的工作非常有益。如果發現自己沒有進步,就一定要改正自己的懶惰,讓自己每天都進步一點點。
4.使自己每天都保持愉快的心情
心情好了,才能有力氣往前沖,往前奔跑。所以,為了使每一天的心情都輕松愉悅,我們應該盡量把今天該解決的問題解決掉,而不要留到明天。同時,我們主動打掃辦公室,或者幫同事倒一杯熱茶,或者在辦公桌上放一瓶花,在工作中學會給自己營造一種親切友好的氛圍,這會讓我們更愉快地度過每一天。
5.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有時候,運動員明明知道自己可能跑不出特別好的成績,但是他們仍然珍惜每次的長跑機會,并對給予自己長跑機會的教練、主辦方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同樣,員工也應該把每天的工作視為一份珍貴的禮物,應該感謝老板給予我們工作的機會;感謝同事給我們的幫助和鼓勵;感謝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它鍛煉了我們的能力,讓我們進步;感謝工作中失誤,它讓我們一天天成長。懷著這樣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就能熱情對待每一天,就不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只有做到了這五點,員工才能把長跑路上的障礙逐個掃除,才能把適時改進、調整職場長跑節奏當作一種工作習慣。久而久之,員工就會變得更加優秀,更加能適應和應對職場長跑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從而使自己的奔跑運動變得輕松起來。
熱門專題: